第4章 你可知大明律?-《明皇子高爔传》
第(3/3)页
主仆二人出了李记。
“少爷,你怎么知道布行的尺子有问题呢?”出了店,平安好奇地问道。
“哈哈”,高希没有立刻问答。他想起了前世,去建材市场买装修木料的情景。
那家木料店老板的尺子也是作弊的短尺,连计算器都是有问题的,那老板还煞有介事地“认真地”量、“认真地”算呢!
想到这里,他慢悠悠地对平安说道:“只要是奸商,无论古今,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都是套路,揭穿他们并不难。静香说,以前一直短少尺寸。我就怀疑店家和丁嫂串通,刚才让你先去买了尺子,只是以防万一,没想到还真用上了。”
平安道:“原来是这样。那何不从家里直接带把尺子来呢?”
“母亲会答应吗?她向来息事宁人,丁家又是村中大族,可不好得罪。”
“那这下,可真的得罪喽!”平安开始担心起来。
“管不了那么多,再想办法吧!先将布匹卖掉,家里还等着用钱呢!”
小官镇并不大,城内的布行大约有七八家,两人几乎转悠了个遍。
高希就像一个几百年没说过话的话唠,进了店里就和各家店的客人、伙计、掌柜胡侃。
平安抱着布匹跟着,都有些吃不消了。
平安心中纳闷,自己家的这位二少爷怎么就这么会说话了?
转了这么一圈下来,高希的心里却有了底。
现在正是明朝初年,松江的棉纺织业正处于爆发的前夜。
刚才闹了一场的李记布庄,确实算是小官镇上最大的一家布行了,其他布行在门店面积、花色品种等方面都相去甚远。
听说外省,还有海外来此采办棉布的客商,甚至有内廷的御用监来此采办皇家用布,其订单几乎全数落入李记布庄。
店大自然欺客,所以李记就敢将布卖得更贵,收购棉布时又将价压得比小布行的收购行市低至少三成。
当然,其中也就少不了和丁嫂这样贪便宜的人串通,欺瞒织户。
小布行就活得艰难多了,本钱小、收购成本高、售价不能开高,又接不到大订单。只能苦撑!
这不,锦绣布行的张掌柜此刻就坐在空无一客的店铺里,唉声叹气,连刚回来的伙计跟他说有人大闹李记布庄的事,都提不起他的兴致。
正百无聊赖间,大门里走进来两个人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