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上表朝廷,替刘铄扬名?-《三国从忽悠许褚当小弟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等袁术好奇,一旁的阎象便试探性询问道:“兖州士族如此相信刘铄的信誉?”

    杨弘自然清楚阎象的疑虑,当即解释道:“因为他们不仅有利可赚,而且有名可图。”

    阎象愈加好奇,眉头一蹙:“名?”

    杨弘点点头:“没错!刘铄答应在新建的城池中,修建一座纪念碑,兖州名士边让亲自攥写诗赋,还要附带参与投资建设新城的兖州士族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早已经轰动了冀州、司隶、豫州、青州等地,而今兖州士族齐心协力,共祝刘铄渡过难关,安置二十余万黑山军乡民,必为传世之美谈。”

    “好一招名利双收!”

    上首袁术细眉一蹙,带着一缕深浅得宜的讶异。

    “厉害!”

    即便是老谋深算的阎象,也不由地露出惊骇之色:“能够将危局转变为机遇,刘铄算是彻底把东郡坐稳了,甚至可能取刘岱而代之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!”

    当下,阎象赶忙行了一礼,劝谏道:“现在正是拉拢刘铄的时候,只要咱们与其交好,袁绍势必会分兵兼顾东郡,甚至无需联盟。”

    袁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:“没错!子效所言甚是,便让耀儿代我走一趟东郡,再送三万石粮草,权当是资助他建设东郡了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。”

    殿中杨弘揖了一揖,轻声道:“粮草固然要送,不过咱们还有更好的选择。”

    袁术的目光转向杨弘:“更好的选择?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“很简单。”

    杨弘朗声言道:“主公可以上表朝廷,称颂刘铄安民置业的举措,这样不仅拉拢了刘铄,更替兖州士族扬了名,一举两得。”

    袁术太清楚汉末士族扬名的手段了,他立刻意识到杨弘此计的高明之处,既然兖州士族扬名已成定局,那不如分润一部分功劳给自己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说,自己也算是借刘铄布的局,向兖州士族示好,之前自己在兖州没什么势力,但经此一事,兖州士族必对自己产生好感。

    “妙计!”

    “果然是妙计!”

    袁术仰天哈哈一声,当即吩咐道:“既如此,这封奏疏便由你来执笔,一定要将刘铄及兖州士族的功劳夸上天。”

    杨弘欠身拱手:“主公放心,交给属下便是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