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甚至还会优待这样凭借自己的能力站到她面前的人。 那时候,就没有所谓的世家子农家子商人子的区分了,因为在闻人奚眼中,那都是人才。 有聪明人的做法,自然也就有胆大妄为的蠢货。 从前习惯了那些便利,如今要考核才能选官,有一些人也没有当回事。 到时候,让人给给便利就好。 就如同从前的举孝廉推荐,他们这样的人家,自然不缺人举荐。 如此,这所谓的科举考核,自然也可以如此做。 这样的蠢货从来不缺,主要他们从前享受着优待太久了,天生就把自己放置到普通人之上,觉得他们这样的人家自然不需要遵循所谓的规则。 但闻人奚就等着他们动呢。 他们若是不动,闻人奚反而会苦恼一些。 他们动了,自然就成了杀鸡儆猴的鸡。 如今这条改革政令刚下,必然会有很多不甘心利益被分割的人想要从中作梗,即使闻人奚说了事情的严重性,也依旧有人不当一回事,铤而走险。 这可不是闻人奚想要看到的。 如此一来,和从前一样,杀几只鸡,其他猴子自然就老实了下来,也能方便政令推行。 总之,如今新朝皇帝的身份真的很好用。 更何况,闻人奚还有自己的基础在,并不怕这群人真的会闹起来。 真要闹起来,不过是黄泉路上多几个人陪伴而已。 不是闻人奚杀心重,而是改革变法,从来都伴随着鲜血。 她提前安排了,而且还有足够的时间,可不想看到好好的政策被这群人给破坏掉。 朝廷即将考核选官的消息很快就散布到了整个瑞朝,有人狂喜,有人将信将疑,还有人掀了桌子。 可更多的人对此还是高兴。 即使他们如今不识字,孩子也从来没有上过学,但不妨碍他们幻想以后的子孙后代哪天能够当官啊! 那就真的是光宗耀祖了。 虽然政令已经下达了,但是想要真正完成这首次的科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如今可不像是在千年后,有什么事情很快就可以做到,光是政令传播到整个瑞朝就需要一定的时间。 所以暂时朝堂上还需要那些人。 因为这件事,整个朝堂这些日子都有些安静萎靡。 他们其实有些不明白,曾经的闻人家也是世家之一,后来侥幸捡到了皇位捡到了天下,他们天生就属于世家的人,为何闻人奚要做出这般可能会动摇世家门阀根基的事情来? 原因很简单,身份不同了。 为人君和为人臣子,那可是不一样的。 这件事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,整个瑞朝都震动了,不但他们震动了,隔壁邻国在参加闻人奚的登基大典回去后就一直颇为关注这边,这件事自然很快就传到了邻国新帝耳中。 他一下子就明白这件事的好处。 可同样的,他也明白这件事的风险所在。 对帝王来说,这件事能带来的好处太大了,分散了世家门阀的势力,将更多的人拉到自己这边来,日后慢慢地也会失去世家的掣肘。 但是风险…… 如今的天下,尽管世家只占人口极少的一部分,可这极少的一部分却掌控着大半的资源与话语权,若是动摇了他们的根基与家族未来,他们极有可能会反叛。 甚至很可能会将皇帝拉下马。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邻国新帝很期待瑞朝再次乱起来,到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。 从前会答应公主和亲,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借口而已——找一个插手岁朝的借口。 可惜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,那时候都在争夺皇位,哪里有那个功夫去管邻国,先解决内部问题才能对外扩张。 等到新帝登基,一切慢慢安稳下来,闻人奚都快要打到当时岁朝的京城。 邻国新帝自然不会明白,原本夺嫡之争很快就要完结了,但为了方便行事,闻人奚派人插了一手。 “继续关注如今的瑞朝,朕要看看,她下一步要怎么应付那些世家的难缠。” “是!” 如果闻人羲成功了,那是不是能说明,这件事很容易操作?从闻人奚身上学习经验,先让闻人奚试探试探水深不深,如果成功了,那么之后他也可以尝试一下。 从前闻人或被朝堂中的世家门阀限制,邻国新帝又何尝不是这般? 除了存着让闻人奚先探路的心思,邻国皇帝其实也期待过瑞朝闹起来。 闹起来,才能给他们机会。 他如今不过三十多,正是身强力壮,野心勃勃的时候,如果瑞朝乱了,那么他绝对会趁机出兵。 可惜,要让他失望了。 那边并没有闹起来,不但没有,还有无数人准备参与那什么考核,想要从此步入仕途。 当然,如今瑞朝正在筹备科举,闻人奚主要注意力也都在这边,并不代表除了这件事就没有其他事情了。 有人上奏选秀。 闻人奚一直单身,并没有成亲,也没有定亲,但是她如今已经快要三十了。 在这个十几岁就能当娘,三十多岁就可以当外婆当奶奶的年代,闻人奚现在真的算是老姑娘中的老姑娘了。 从前有人通过选秀将家中女儿送进宫去,妄想走裙带关系,如今自然也可以。 只不过从前选的是秀女,如今选择的却是秀男。 总之,大臣们觉得闻人奚该立皇夫了。 “皇上,储君乃是国本,如今后宫空虚,还请尽快选秀充实后宫为妙。” “此事稍后再议。” 第(3/3)页